手持麥克風,胸佩記者證,舉手投足間專業範兒十足……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形機器人“誇父”在北京梅地亞中心亮相,與3000多名中外記者一起采訪,成為兩會上的一道靚麗風景。
自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新質生產力”以來,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領域,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創新活力澎湃,碩果盈枝:DeepSeek全球出圈、人形機器人登上春晚舞台扭秧歌,“祖衝之”三號打破超導體係量子計算優越性紀錄……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對“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提法從“積極培育”變為“培育壯大”。新的一年裏,如何讓更多“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因地製宜推動產業升級進位、生態健康繁榮……圍繞這些問題,兩會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創新驅動,“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
前不久,我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全球訪問量突破2000萬次,刷新了我國自主量子算力服務規模紀錄。這是我國自主量子算力首次大規模長時間穩定向全球提供量子算力。
“量子計算作為未來產業競爭的核心領域,不僅關乎國家科技自立自強,更與千行百業的轉型升級息息相關。”這一項目的牽頭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本源量子首席科學家郭國平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說,基層科研工作者隻有“研究並製造”出一個個國家需要的科技產品,國家的重大需求才會有真正的解決方案。
工作人員正在調試中國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
“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於以科技創新重構生產要素。”江波龍董事長、總經理蔡華波告訴記者,他們持續通過技術創新和差異化策略創造價值,正在實現向綜合型半導體存儲品牌企業轉型,為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注入強大的“芯”動能。
未來產業往往研發周期長、投入大,更需要政府與市場協同發力。“政府應提供方向引導和資源支持,確保戰略目標的實現;市場則通過用戶需求和競爭機製,推動技術不斷迭代和優化。”郭國平說道。
作為出身於生物醫藥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廣州邁普再生醫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玉宇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很多時候,一個技術問題不是單個科研團隊可以解決的,而是需要“創新聯合體”去集體攻關。
在袁玉宇看來,這個“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聯合體”,應該由企業牽頭建設,整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力量。讓產學研講“同一種語言”,創新可以更高效率,更貼近市場和產業的需求,創新鏈和產業鏈可以無縫對接。
在江蘇銀河航天南通衛星智慧工廠的低軌衛星智能產線上,智能裝備機器人揮舞著機械臂,進行精準的抓取與裝配操作。這裏,衛星的批量生產已成為現實,井然有序的產線上一台台衛星正在陸續下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點名”商業航天。“商業航天開啟新科創時代,成為全球競爭的戰略高地。”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濤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充分發揮民營企業在低成本、高效率、市場化等方麵的優勢,拓展國際市場,加速航天強國建設。
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離不開融資環境的優化。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TCL創始人、董事長李東生就向《中國電子報》記者談到了這個問題。
在李東生看來,與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相比,中國科技製造業還處於追趕超越階段,特別是集成電路製造、半導體顯示及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在這個階段,沒有足夠融資支持的話,很難發展起來。“未來3~5年,融資對我們來講還是發展的一個必要條件,這能建立和鞏固中國企業、中國科技製造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因此要不斷優化中國科技製造業融資環境。”李東生表示。
因地製宜,卡位新賽道鍛造新優勢
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明星”。全國人大代表,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王誌傑告訴記者,重慶在“33618”現代製造業集群體係的架構下,提出了打造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之都的目標。
“這既是基於對全球汽車產業深度變革趨勢的深刻把握,也是基於重慶汽車產業發展的深厚基礎和良好態勢。”王誌傑表示,重慶將進一步圍繞整零協同、軟硬結合、場景牽引、數字賦能、自主創新、品牌提升六個方麵,構建更加完善的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引領帶動現代製造業集群體係其它產業的壯大、集聚。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於“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提法,從去年的“積極培育”變為今年的“培育壯大”。不少代表委員認為,這意味著產業逐漸走進發展壯大期。這個階段,要更加注重場景布局、安全合規和生態協同,將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的示範放在優先位置。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吸引著全國各地的目光,但也出現了“跟風亂飛”的現象。
“搶抓產業風口謀求突破無可厚非,但需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市場發育,通過科學規劃、精準定位、統籌協調來實現差異化發展,破除無序競爭、一哄而上、全產業鏈發力的盲目行為。”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發湖南動力機械研究所專職總師、首席技術專家單曉明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
單曉明指出,在應用端,各地方應將低空應用市場培育作為重點抓,開發適合自身發展的場景,讓市場去做判斷。在製造端,各地應根據產業基礎建立“研發-製造-應用”梯度分工,而不是大家都去上大型號,甚至標新立異上技術路線難的型號,這最終將難以支撐產品落地。
值得一提的是,具身智能、智能機器人等“新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裏。國家層麵的重視和推動,將讓具身智能、機器人等相關技術產品加速從實驗室走向產線,迅速走進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它們也引發了相關領域代表委員的熱議。
全國政協委員、天娛數科CEO賀晗提醒,從推動具身智能發展角度看,缺乏通用平台是目前麵臨的共性問題。一方麵我國應建立國家級具身智能發展規劃,推動大腦、小腦與機械本體協同發展;另一方麵,鼓勵開發從硬件到軟件、從底層到應用層、從AI模型底座到3D數據集的通用開發套件,如開源代碼庫、仿真環境庫、開源數據集等,形成良好的產業協同創新氛圍,降低創業、研發門檻。
集群成勢,“一張圖”推進產業鏈協同攻關
前不久,河北智昆精密傳動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成排精密機床高速運轉,閃爍著誘人金屬光澤的RV減速機齒輪不斷被加工出來——這是京津冀“一張圖”推進產業鏈協同攻關結出的碩果。“北京研發、河北轉化”,讓這家企業成為我國唯一一家實現機器人準雙齒輪傳動關節模組批量銷售的企業。
技術人員調整RV減速機產品部件
據了解,京津冀三地圍繞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共同布局了8000畝科技生態港,構建起汽車零部件“一小時配套圈”。小米汽車的熱銷直接帶動天津120家、河北220家零部件企業融入京津供應鏈,產業鏈的“毛細血管”在三地貫通生長,呈“噴發”之勢。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入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這背後必定是產業空間、創新要素和產業資源的高效協同和無縫銜接。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河北陸港集團董事長劉瑞嶺說,京津冀的這種模式,破解了區域分割的壁壘,將北京的研發優勢、天津的轉化能力、河北的先進製造串聯成網,互通共融,讓產業鏈的每一環都成為價值創造的強大節點。
在重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總體蓬勃向好的大趨勢之下,產業鏈上的環節仍然需要進一步打通,協同創新也有待加強。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重慶代表團向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交了全團建議,希望國家層麵支持重慶加快建設世界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呼籲支持整車龍頭企業與科技領軍企業跨界融合,推動零部件企業從服務傳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助力在西部地區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記者了解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多地正打造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深圳、北京等地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已形成“核心城市技術研發+周邊地區場景落地”的協同模式,輻射帶動區域產業鏈升級。全國人大代表、四維時代科技創始人崔岩表示,各地應立足原有產業基礎,結合自身核心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以廣東為例,作為製造業大省、外貿大省,當地具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和紮實的產業基礎,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傳統企業將大有可為。”崔岩舉例說,“對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而言,AI可以提升企業貨品貨源和供應鏈管理效率。”崔岩代表建議,應做好開源和閉源兩方麵工作,在算法和研發層麵兼容並包,多與國際接軌、交流和互動,對國家安全數據、個人隱私數據等信息則應加強保護。
在產業集群中,“鏈主”企業要與中小企業形成生態共舞。“要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集群中的引領作用,帶動上下遊企業創新和資源整合,提升集群整體競爭力,鼓勵中小企業融入產業集群建設,通過協同創新在各自細分領域形成競爭優勢。”全國人大代表、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閆大鵬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
(家電網⮠HEA.CN)
本文地址: http://one.zhutima.com/?id=24
文章来源:天狐定制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2025-07-04 16:37天狐定制
2025-07-04 16:26天狐定制
2025-07-04 15:48天狐定制
2025-07-04 15:16天狐定制
2025-07-04 15:11天狐定制
2025-07-04 15:02天狐定制
2025-07-04 14:56天狐定制
2025-07-04 14:29天狐定制
2025-07-04 14:26天狐定制
2025-07-04 13:59天狐定制
扫码二维码
获取最新动态